
2025年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95周年,2025年3月1日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先生130周年诞辰纪念日。日前,我偕农工党余姚市基层委部分班子成员一起赴广东惠州拜谒邓演达纪念园,再次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农工党党史教育。
邓演达纪念园由牌坊、农工广场、铜像、邓演达故居和邓演达陈列馆等组成,是农工党中央001号党史教育基地。我们一下车,首先来到邓演达纪念园牌坊前,柱联曰:风雨如磐伐叛锄奸匡国运,庭园似画抚今追昔勗前贤。穿过牌坊便进入农工广场,映入眼帘的就是矗立在广场中间的邓演达青铜全身像,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神采奕奕、意气风发的铜像尽显伟人气质,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在主持人的提示下,向邓演达铜像敬献花篮,向邓演达铜像三鞠躬,并绕铜像一周,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
随后,我们步入广场右侧的邓演达故居,门额上镶嵌的“邓演达故居”石匾为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周谷城所题。邓演达故居为典型的清代客家民居,邓演达也是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

最后,我们来到了邓演达陈列馆,这是一座红楹朱户、白墙青瓦的四合院,“邓演达陈列馆”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所题。馆内分为两个展厅。一个展厅是以年份为线索记录了邓演达先生创立的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发展历程,其中引用大量实物史料,展示了一代又一代农工党人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携手前行,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农工党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前仆后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农工党革命先辈做出了正确的历史选择,一步步走上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路,共同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
另一展厅则是介绍邓演达的生平事迹,其中主要陈列有书籍史料、实物史料,还陈设有北伐战斗场景复原、南京监狱场景复原。邓演达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是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他积极支持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海外,不懈地追求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1930年8月9日,他在上海创建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主张反帝反封建,推翻南京反动统治,建立平民政权。1931年8月因叛徒告密被捕,同年11月29日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邓演达先生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中国民主革命家、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革命传奇色彩,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人民、理想而斗争。邓演达先生的“个人生死不足道,中国革命必须及早恢复”的革命决心和矢志不渝、奋斗不息、忠于信仰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毛泽东同志对邓演达做过三次评价,“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毛泽东把邓演达与岳飞、文天祥并列在一起给予肯定,可见邓演达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了。1961年,毛泽东在上海与周谷诚交谈时,深情地说,“邓演达先生这个人很好,我很喜欢这个人。”毛泽东还说过,“大革命时代做农民运动,陈独秀、彭述之不同我合作,倒是邓演达肯和我合作。”
作为新时代的农工党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中,我们要紧跟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扬先烈留下的精神财富,传承农工党“爱国、革命、奉献”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作用,忠实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供稿:吴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