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环境与健康宣传周”来临之际,6月4日,农工党宁波市委会、农工党镇海区支部、镇海区红十字会联合在镇海区农业合作创新基地开展“之江同心‘救’在身边”主题现场急救培训活动。
“溺水、昏厥、异物卡喉、流鼻血……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情况时,大家知道如何施救吗?”活动当天,来自镇海区红十字会授课老师问道。授课老师结合PPT课件和实操设备,向学员们介绍了心脏复苏、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常见应急医疗处理方法和急救包、除颤仪的使用知识,并深入浅出解读了急救原理和要求,使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际操作示范环节,授课老师介绍说“在进行现场急救过程中,救护员首先要遵守救护原则,如遇大批伤员等待救援的现场,应突出‘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原则……”随后,授课老师着重针对现场急救、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法)、特殊损伤、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和伤员固定搬运的现场救护等板块的内容做了生动讲述,对现场救护操作方法进行演示,鼓励大家正确熟练掌握处置救护的操作流程。实操练习期间,参训学员对所学项目进行逐个模拟练习,较好地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

据了解,本次参训学员有村(社区)干部、有基地群众及相关工作人员,共有20人。培训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实操演练,力求掌握每一个抢救步骤,培训现场气氛热烈,学习热情高涨。通过示范指导、疑问解答、模拟训练等方式,学员们较好地掌握了应急救护技术,提升了应急救援能力。“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学会了AED操作以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也能快速处理。”镇海区澥浦镇觉渡村村干部邵梦琰表示。
去年3月9日,农工党镇海农业合作创新基地在镇海澥浦镇沿山村正式挂牌成立。镇海区农业合作创新基地由农工党市委会和镇海区澥浦镇共同规划建设,日常管理由农工党镇海区支部和沿山村共同负责。基地以农工党互助、院地联动模式为依托,通过导入浙江省农科院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在当地建立“共富工坊”,重点打造工坊讲堂、专家工作室、农技科普展厅等功能和板块,为乡村振兴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提供专业培训、技术指导、种苗推广等服务,助力镇海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该创新基地成立不久,获得了省级社会服务基地荣誉称号,成为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宁波市委会及镇海区支部三级联动共建基地。在向创新基地共富工坊放置AED设备基础上,农工党省市区三级组织联合红十字会共同开展此次现场急救培训活动,是为切实推进全民应急救护工作,提高公众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水平,以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供稿:办公室 狄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