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光荣榜
党员风采
  网站搜索
  党员风采

 
赢得国际同行瞩目还登上顶级期刊!
宁波医生发明的这根“线”有何实力
 
 
2023-06-13
 

 江隆福,农工党党员,宁波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江氏起搏器测试连接线发明者

灵感源自临床实践,有项专利经过数次改良,不仅被国内外专家高度认可,而且相关研究成果还多次在国际权威杂志刊登。这项专利由宁波市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江隆福发明,解决了左束支起搏植入领域的一大难题。

江氏起搏器测试连接线得到新加坡同行的认同

高精尖发明为心脏手术护航

在心脏上做手术,无异于在刀尖上起舞。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疾病往往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心脏重获新生的“小马达”。左束支起搏是2017年兴起的一项起搏技术,因不改变心脏的正常激动顺序,实现生理性起搏,弥补了传统起搏的不足。

安装起搏器时,医生需要在体外盲拧电极,如果将电极比作汽车,拧电极就好比开车,目的地为左束支。然而心脏内部“道路密布”,左束支又是隐蔽的“羊肠小道”,作为第一次进入这个心脏世界的外来者,医生难免“迷路”,实时了解“汽车”在地图上的定位就显得格外重要。原技术仅能做到停一次车定一次位,寻找“目的地”的时间较长。

“有没有一种办法,能让医生不间断操作就实时看到整个过程?”经过长期左束支起搏手术临床实践的积累,江隆福决心优化这项技术。通过前期的积极探索,江隆福发明江氏起搏测试用连接线,先后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成功实现在连续起搏下监测植入电极拧入行程与轨迹,使“实时显示汽车位置”成为可能,显著提高了找位置的精准性,缩短了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江隆福生动地描述了这种改变,“用上这个新型可旋转起搏器植入连接线后,医生拧电极时不再需要拧拧停停。原本操作时在显示器上看到的电生理现象变化像是有间隔的拍照,不够连贯,用上这种连接线后,医生能看到的是完整流畅的‘电影’。”

此后他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而是持续改进创新,并把研究理论发表在业内顶级的美国《心律》杂志和《加拿大心血管病杂志》,他的成果得到了欧洲生理性起搏专家的共识引用。在今年的欧洲心血管年会上,波兰同行还围绕该项发明做报告交流。 

 

波兰学者在ESC年会上围绕该项发明做报告交流

 

(来源:宁波市第二医院)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