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农工党体育支部党员、宁波体育运动学校教练罗瑞芬拿到了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作为东京奥运会游泳金牌运动员汪顺的启蒙教练,下面这段内容记录了罗瑞芬不平凡的教练生涯。

无心插柳
1960年,罗瑞芬出生在宁波月湖边。她从小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最喜欢音乐,从没有想过走上体育这条道路。或许是因为家住湖边,儿时的罗瑞芬与所有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一样,特别喜欢玩水,经常跟着姐姐们一起在月湖里戏水玩耍,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野生式游泳”,并掌握了一定的水中活动技巧。
1972年,从未经过系统训练的罗瑞芬代表偃月街小学参加区里的游泳比赛,居然用狗刨式的泳姿在比赛中遥遥领先,而后一路晋级,突破市赛重围而闯进省赛。当时的宁波体校游泳教练一眼就看中了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决心把她招入麾下进行重点培养。虽然罗瑞芬本人更偏爱文艺想在音乐上有所成就,罗家父母也不希望孩子走专业的体育道路,可罗瑞芬在游泳方面展现的过人天赋,让体校教练不愿放弃这么好的游泳苗子,多次上门引导和鼓励,终于使罗瑞芬和她父母同意参加宁波体校游泳走训3个月,走上了正规的游泳训练。
天道酬勤
1973年,在宁波体校的系统训练下,凭借优异的身体条件、超强的领悟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罗瑞芬游泳成绩突飞猛进,被浙江省游泳队(省体工队)破格选中,进行半年的省队试训。
由于当时浙江省没有专业的恒温游泳馆,省队教练只能带着队员们辗转全国各地,根据季节,择地而训。春季去广西武鸣,夏天杭州玉泉,冬天安徽黄山……。回想起当年冬天在黄山训练,罗瑞芬和同宿舍队友,天还没亮就要起床准备训练。前一天洗好晾在户外的泳衣已经冻成了一条大冰块,每天都要用热水泡上一会儿,等泳衣解冻了才能穿到身上,条件非常艰苦。
省游泳队对训练要求非常严格,选材标准也很高。与罗瑞芬同一批的试训队员,有许多因为训练进步未达标或训练态度消极等原因被退回了原队,但是她却从未放松训练,始终咬牙坚持着。
顽强的意志,取得了所有人的肯定;艰苦的付出,终于获得喜人的回报。由于罗瑞芬在训练中的优异表现,不仅省体游泳队的教练一致同意她正式入选省队,就连同场训练的解放军游泳队也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她能加入解放军游泳队。
就这样,1974年罗瑞芬正式成为浙江省体工队游泳项目的在编运动员。她的主管教练是北京体院毕业的黄仁容。黄教练根据罗瑞芬的身体特性和游泳技术专长,让她主攻200米蛙泳和混合泳。在黄教练的悉心指导培训下,罗瑞芬的成绩稳步提升,多次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游泳比赛,并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1975年罗瑞芬参加第三届全运会)
桃李满园
1980年,罗瑞芬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退役后来到宁波地区体校做了一名游泳教练,具体负责余姚、象山、慈溪、鄞县等地游泳后备人才的选拔和训练,正式开启了她游泳领域的伯乐生涯。
宁波地区体校条件艰苦,没有自己的泳池。每到夏天,罗瑞芬就带着孩子们前往奉化游泳池训练,晚上大家一起住在游泳池的更衣室中。罗瑞芬将自己在省队学到的先进训练方法和在游泳训练中悟出的技巧倾囊相授。第一批学生进步飞快,训练不久便在1981年获得了省游泳比赛女子乙组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多名队员打破省少年游泳记录。
作为教练,罗瑞芬知道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有限,所以她不仅在训练上严格要求,而且为学生们百般筹谋,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继续读书上大学,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挣得桃李满天下。罗瑞芬的第一批学生中不乏佼佼者:丁玲娣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游泳裁委会副秘书长、游泳国际裁判;张明飞是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玮是奉化博物馆馆长、中国第一位女子水下考古队员......她们都成为了当代中国游泳专业的领军人物。
1984年,宁波体校和宁波地区体校合并,罗瑞芬教练对游泳苗子选拔和训练扩大到整个宁波大市。当时游泳并不普及,招生很难。5月份开始罗瑞芬教练就要去全市各个幼儿园和小学选拔,陆上考察孩子们的身体形态、爆发力、柔韧性,水下考察孩子们的水感、水性、轻漂的能力。到了7、8月份,罗教练带训之余基本就泡在宁波各游泳场所,从下饺子一样的人群中,敏锐地捕捉适合游泳的好苗子。
罗瑞芬教练对游泳人才的选拔一直秉承高要求的原则,她常说一句话:“我情愿编制空着,也不能滥竽充数,一定要对每个孩子负责!”。正是这样的选拔标准和训练原则,让罗瑞芬教练发掘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游泳运动员。
铸造名将
1986年,乐滢被罗瑞芬教练选拔进入市体校。当时体校的其他教练认为乐滢身高偏矮,难以出成绩,并不看好她。可罗瑞芬教练非常看重乐滢,觉得她训练刻苦,四肢匀称,父母身材高大。于是力排众议,悉心栽培,后来乐滢被广州军区游泳队选中继而入选国家队。
乐滢属于厚积薄发的运动员,她从1994年起多次参加并获得自由泳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世界军人运动会冠军,国际军体赛冠军,全运会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等,成为国内游泳一代名将,保持了很长的运动生涯。(目前乐滢是广东省游泳项目教练)。
巅峰杰作
2000年5月,罗教练来到宁波市商业幼儿园物色游泳苗子,一眼就看中了虽然没有任何游泳基础但双臂总长度超过身高3厘米的小汪顺。同年7月,宁波少体校以特招方式将小汪顺纳入麾下。
刚入体校的汪顺是走训队员,每天需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后再由父母送到体校,罗教练对他进行手把手地入门教学。在父母的支持下,汪顺从未缺席过一天的游泳训练。罗瑞芬回忆道:“小汪顺的性格活泼,好胜,努力争先。当时有一个训练任务,50米游10遍,如果游到比较好的成绩,就可以减量。小汪顺永远是那个冲在最前面的孩子。”天赋加上刻苦,汪顺的成绩飞速提高。
在农工党党员、时任宁波少体校副校长余明亮的支持下,罗教练将汪顺输送至浙江省体校游泳队金纪文教练门下。2006年汪顺进入浙江省体工队,师从罗教练的师兄朱志根教练。
成长起来的汪顺是全运会历史上拿到金牌最多的运动员。2021年7月30日上午,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中汪顺以1分55秒00获得冠军并打破亚洲纪录。关门弟子汪顺成就了罗瑞芬执教生涯的最高荣誉。

传承创新
罗瑞芬教练不争名逐利,踏踏实实,坚持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每一个队员都像亲生孩子一样对待。在担任宁波市运动学校游泳教练期间,向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数十名游泳运动员。将近50年的运动和执教生涯,罗瑞芬经过了新中国游泳发展的历程,培养出了一批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也为游泳事业的传承尽了自己的努力。
振兴体育事业,是几代宁波体育人的梦想,他们一代又一代为实现这一梦想而努力耕耘着,默默的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昔日少年今自强,正是有了像罗瑞芬教练这样的体坛伯乐,才会培养出像汪顺这样的体坛名将。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罗瑞芬式的教练,为中华体育事业再创辉煌。
(供稿:马静 虞哲峰 傅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