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肖明

乘着年前闲暇时间,我试图查找1956年农工党宁波地方组织成立时的组织概貌。但市委会机关除了保存有42份党员的当年入党申请表,没有留下任何片言只字。原因是1996年市委会机关办公地点从苍水街搬迁至中山西路时,发现保存档案的木箱子被白蚁蛀烂了,许多原始档案都报废。
根据机关原专职干部的回忆,以及八十年代的一些文字记载,1956年农工党宁波地方组织成立时,有党员46名,这应该是确信无疑的。那这46名党员都有谁呢?我也先后多次查证,想找出这46位党员全名单。
2016年农工党宁波市地方组织成立60周年,我负责编写过一本《农工党宁波简志》。为什么以简志命名,主要是考虑遗存的史料极少,必然存在诸多差错,以便后人校正。《简志》中关于1956年组织的概貌是这样写的:“1956年2月,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根据中央关于‘以医药卫生界人员为联系和发展重点’的指示,派陈浪前来宁波,经与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宁波民盟协商,将民盟中医药卫生界的陈世炤、郭绍兴、吴元章、石振琦、赵可复、孙金鉐、连惠芬、陈士会、张开甫发展为农工党员,并开始组建农工党宁波市地方组织。同年8月24日,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批示:‘建立中国农工民主党宁波市工作委员会’。同年9月7日,召开大会,成立宁波市工作委员会,推举陈世炤为主任委员,冯忠琦为副主任委员,时有党员46人。”《简志》附录部分有农工党宁波市党员名单,但这份名单中的人是不是当初的46名党员?至少在2016年编写时,我不敢下结论的。因为当时对其中的两位党员,我还是有疑问的。如果不是,那又找不出其他人,就只好姑且认定。
今天看来,《简志》中有关组织概貌的表述是存在错误的。1956年以前,宁波地区虽没有成立农工党组织,但已有两位党员孙克强、杨风,只是后来都失去联系,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这是憾事。1956年,从市民盟转入农工党的有9位同志,这均有记载。但时间有先后,即7月15日转入6位,那是在9月7日成立农工党宁波市工作委员会之前;10月6日又转入3位,名单是赵可复、陈士会、张开甫,此时工作委员会已经成立。至于简志中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那是沿用原来的记录,其他就不得而知,或许当初没这么讲究。7月15日,共发展党员11人(连同民盟转入的6人),介绍人都是由陈浪同志签字的。因此,至9月7日,有党员13人。
9月7日成立工作委员会后,就开始发展党员。10月6日,批准6人。11月5日,批准8人。12月4日,批准7人。12月28日,同意12人。这样,共46人。因此,确切的说,成立工作委员会时,有党员13人。至1956年年底,共有党员46人。
至于《简志》附录的党员名单中也有错误,姚崇明是八十年代落实政策、享受离休待遇时,才重新登记入党年份的。王雪均是1956年12月在省林业厅加入农工党,1957年才调镇海工作的。施求臧是1957年1月加入农工党,宋盛禧是1957年5月加入的。
在已经确认的46人大名单中,两位失去联系资料不详,43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还有1人林显钰是市水利局高级工程师。可见,当初的发展对象基本集中在医务工作者,将医药卫生界作为农工党的主体界别。党员中,郭绍兴任市卫生局局长,他也是中共党员身份;陈世炤任第一医院院长,吴元章任第二医院院长,孙金鉐任工人保健院院长,石振琦任工人保健院副院长;钟一棠、赵可复、李金华、连惠芬、陈英升、陈齐法等任市卫生局、市卫生防疫站正、副科长,冯忠琦、徐星亮、裴复权、贺纹影等任区级卫生所、妇幼保健所正、副所长,其他有许多高年资医师或著名中医等。
向农工党宁波市委会的前辈们致敬!
附:宁波农工党1956年党员名单(共46位)
(1)1956年前加入农工党共2位:孙克强、杨风(后失去联系、资料不详)
(2)1956年7月15日由民盟转入农工党共6位:孙金鉐、石振琦、吴元章、陈世炤、郭绍兴、连惠芬
(3)1956年7月15日加入农工党共5位:钟一棠、张沛虬、冯忠琦、刘彭年、胡麟
(4)1956年10月6日由民盟转入农工党共3位:张开甫、赵可复、陈士会
(5)1956年10月6日加入农工党共3位:陈益浦、董维和、徐星亮
(6)1956年11月5日加入农工党共8位:胡志良、余名崇、钟永铭、徐天池、罗仲丹、严瑞钦、毛文椿、陈锡钢
(7)1956年12月4日加入农工党共7位:宋世焱、金昱、刁国芳、陈英升、贺纹影、李金华、俞莲云
(8)1956年12月28日加入农工党共12位:陈齐法、江涛、赵荷生、张宁生、刘达佛、何福民、张洁中、汪时章、杜浙潮、傅方来、斐复权、林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