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光荣榜
党员风采
  网站搜索
  党员风采

 
甬籍农工党先贤夏高阳 
 
2022-02-28
 


吴肖明(农工党宁波市委会秘书长)


有一次,农工党省委会机关蒋玉龙部长告诉我,有一位宁波北仑小港籍的农工党先贤,名叫夏高阳。于是,我马上进行百度搜索,查到了一些零碎信息。夏高阳先生曾任民国诸暨县县长、温岭县县长,后在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工作直至离休。之后,我联络夏氏后人,联系上海农工党及诸暨、温岭等地,寻找相关资料。由于当时保存下来的材料很少,上海农工党几乎提供不出夏高阳的相关材料。2021年3月,我随同农工党宁波市委会主委陈为能专程赴小港新权村,寻访先贤故居,并与夏氏后人进行座谈。现将有关材料作系统整理,以期尽可能还原夏高阳先生生平概貌。

夏高阳(1914~1996.11.6),汉族,浙江省镇海县崇邱乡夏度岙人(今为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新权村)。先生青年时期就崇尚革命,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2年就读上海中法学堂,期间因积极参与筹建“抗日救国会”,而被迫离校。1933年上海政法学院专修科肄业。同年由章伯钧(后任农工党中央主席)介绍至庐山军官训练团,任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及暑期训练团速记员。1934年任武昌陆军整理处速记员兼图书管理员。1936年任广州行营速记员。1938年任龙游浙江抗日游击干训班教官、浙江防空司令部秘书,时在报上发表“东南抗战十策”一文,引起浙江省主席黄绍竑的注意,是年9月任诸暨县县长。在任职期间,先生颇有建树,与共产党联合抗日,惩治破坏联合抗日的特务分子,支持共产党和农会推行“二五减租”,积极兴修水利,禁止赌博,深得民心。1939年3月31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政治部副部长)应邀在诸暨枫桥召开的群众大会上作团结抗日的演讲,先生亲自迎送和负责保卫工作。

先生的遗作中,记录了有关周恩来在枫桥演讲的往事。1939年,先生任浙江省诸暨县县长,接受中共地下中心县委的领导。时年春周恩来来浙东,表面理由是去绍兴原籍省亲,实际上负有中共的重要使命。当先生知道周恩来将从绍兴取道诸暨回金华时,就同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密议,一致认为诸暨是中共在浙江的红色堡垒,周恩来经过诸暨,一定要让革命群众同他见面,以鼓舞民心士气。但考虑特务也必然严密监视,想尽办法干扰破坏,弄得不好会使中共地下党付出血的代价。最后,先生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以便调虎离山。先生一面放出风声,要在县城欢迎周恩来,叫人贴出欢迎标语,并在广场上搭台拉横幅。特务见状深信不疑,就睁眼竖耳、摩拳擦掌以伺。一面动员县政府政工队(中共领导下的一支合法力量,四分之三是中共党员)秘密发动革命群众到枫桥集中欢迎周恩来,并电话通知枫桥区区长祝更生(后任诸暨县县长、松阳县县长,策动武装起义。1956年加入农工党,历任农工党杭州市委会主委、农工党浙江省委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委、农工党中央委员)做好准备,主持欢迎会。周恩来中午时分到达枫桥,集中在那里的群众达七八千人,情绪高涨。周恩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群众深受感动,特别是中共地下党员见到了自己的领袖,人人热泪盈眶。滞留城里的特务闻讯,知道上当,徒唤奈何,懊丧万状。下午周恩来到达县城,先生只带了少数几个人去欢迎他。先生十分庆幸能够接待这位心仪已久的杰出政治家,尤其是能够悟于一室,亲聆其教诲,这也是先生毕生难忘的经历。

1941年,先生调任温岭县县长,至1943年5月止。先生在温岭期间,廉洁从政,发展教育,颇受好评。据《浙江省温岭中学校志》记载:1941年7月,夏高阳县长主持筹募七万金作为基金,进行立案圈地花山,拟另建新舍以为百年树人之基。1942年7月,夏高阳县长兼任温岭县中校长,而以县府秘书李树德为副校长兼中学部主任即教务长。温岭中学原来的校歌,歌词作者即为夏高阳。

1945年,先生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专员。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底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当时,先生在中苏文协工作,积极参与迎接中共代表团的鸡尾酒会,得到周恩来的称赞。先生的遗作中有这样的记录:“我敬罢毛主席酒,再去敬周总理的酒。轮到我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我叫了声周部长,他来诸暨时是政治部副部长。尽管时隔六年,他接触的人不计其数,他还是认出了我,正确的叫出我的名字,并同我握手道故。”

1946年,先生赴上海求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现上海戏剧学院)导演专业。1947年3月,由李士豪(时任农工党中央执委、常委、华东局负责人、浙江省主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省农林厅厅长、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虞键(时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会组织部长,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介绍,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党华东局委员。先生从事地下工作,利用自己的旧关系,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国民党逮捕的中共党员(其中有中共宁波市地下工委书记朱嘉铭),做国民党政府官员(其中有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的策反工作,并取得成功,为迎接上海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1949年8月,先生担任农工党上海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先生在农工党上海市委会机关任职,历任农工党上海市工作委员会委员、农工党第一届上海市委委员、市委宣传处处长等职;其间,先生还先后受聘任上海商业专科学校、大夏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教授。先生多次参加过农工党的全国干部会议、全国代表大会,其中1949年11月,参加农工党第五次全国干部会议期间,先生与会议代表一起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1950年,先生报名参加土改工作,任杨思区土地改革工作队队长。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直至1961年被摘帽。文革期间又被打成历史反革命,1968年3月被关押,1974年9月被释。1975年3月退休,1979年5月平反,1980年10月改为离休。先生在“反右”、“文革”期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终于得到彻底纠正。

1981年4月,先生被增补为第五届上海市政协委员。1983年3月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会代理秘书长,4月,当选上海市政协常委。1984年当选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副主委及农工党中央委员。这使得先生青春焕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心国内外大事,经常发表有感而发的文章。在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尤其在担任市政协提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期间,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不少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和提案。在担任农工党上海市委会领导期间,积极关心农工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任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农工分会主任、政策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农工沪讯》主编等职,指导具体工作。

先生对文艺亦有广泛爱好,擅长诗词写作,曾任上海诗词协会副会长。据《小港镇志》记载,他在赠老友镇海著名书画家蒋思豫(民革宁波市委会原顾问)的一首五律云:“斯人襟袍远,卜宅避尘嚣。门迎宝山日,楼听沧海潮。性情寄铁笔,书画领风骚。我亦囹圄客,无才愧对筲”。

先生历任农工党第六、七届上海市委副主委,农工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农工党第二、三届中央咨监委员会委员。第一至三届上海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常委,第一、二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一、六、七届上海市政协常委。1996年11月6日,夏高阳先生在上海病逝,享年84岁。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