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圆满闭幕了,我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参政议政,围绕我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提了不少意见建议,充分展现了农工党党员的良好风貌。两会期间,市委会提交了5件集体提案,我会人大代表提交了5件建议、政协委员提交了43件提案。
一、市委会集体提案
严守生命红线 保障我市医保基金安全
现象:在医保不断兜起民生保障底线的同时,违法违规使用医保甚至骗保现象时有发生。仅通过阳光医保监管平台,我市已精准查处医保违规行为1886起,追回违规费用2555万元。此外,骗保大案要案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制度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到位、法律意识淡薄。
对策:一是建立适合我市实际、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二是切实完善相关制度。如制定统一的标准化诊疗规则;出台规范性文件,对虚假就医、虚开药品、分解住院、挂床住院、串换药品和无指征滥检查滥用药等骗保行为明确禁止;建立骗保行为人失信联动惩戒机制等。三是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专门的医保监管队伍;建立由医保牵头,卫健委、公安、法院、审计、检察院、监察委等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数据全面共享;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四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加以宣传;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建议立法推动我市文明养犬
现象:近年来,市区养犬的家庭和犬只数量猛增,违规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犬伤人、扰民等事件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市犬伤门诊2016年达124666人次,2017年达123990人次。2018年截止10月,犬伤门诊已达130962人次。据了解,限养规定滞后、执法力度不够、市民文明养犬不足以及狂犬病防控成本高都是造成此类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对策:一是尽快修订养狗管理规定,尽快列入立法修订计划。二是加大监管力度,为每只狗植入“电子身份证”;严格执法;科学配置市内狗的收容救助站、宠物无害化处理装置等基础设施。三是建议逐步推行犬类管理兽用疫苗防控模式。四是加大养犬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共同参与。
加快推进宁波独角兽企业培育
现象:宁波目前拥有独角兽企业2家,并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立足企业服务的产业B2B等三大领域具有诞生独角兽的优势。但与上海、杭州等独角兽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存在初创企业投资不足、人才集聚度不够、制造业服务化有待转型等问题,亟需加快培育。
对策:一是制定专项政策,吸引国内外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及各类创业者来甬创业。二是完善服务体系,着力培育创新创业生态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园区”孵化生态链;提升众创空间国际化水平;打造产业孵化集聚区;发挥特色小镇高端产业培育、打造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人才链中的集聚作用;设立独角兽企业培育资金用于定期举办相关活动;完善人才引进、培育与提升平台,培育创业文化。三是优化投资环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天使投资基金、创投引导基金运作机制;支持产业基金联合民间资本加大对前沿科技领域的潜在独角兽、独角兽种子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业务试点;推动民间资本对独角兽企业投资。四是强化数据挖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大型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裂变拆分原业务体系。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现象:近年来,通过“五水共治”行动,全市水资源安全保障和高效利用能力大幅提升,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但仍然面临水灾害频发、水资源约束趋紧、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四大水问题”。防灾减灾能力不足、水资源供需平衡压力大、水污染防治任务重以及水生态环境待改善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对策:一是提升流域防洪减灾能力。采取以疏为主,以蓄为辅的治理措施,“给洪水以出路”;城市规划及建设充分结合水利规划;新地块开发时要求“海绵化”建设。二是减量增效,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快低效高耗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在建设开发项目中,要严格执行水资源取水论证制度,进一步增加水资源控制指标。三是优化水资源调度,促进河湖生态健康。扩大江河湖库联网联调网络,完善“分质供水”;优化姚江供水调度方案,增加两岸四片(海曙、鄞州、江北、镇海)生态用水量;推进甬江大闸建设;促进奉化江两岸污水治理;增加河网水域面积;进行“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四是合理规划和补偿,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城市规模、空间、产业发展时,充分考虑水资源因素,强调“以供定需”;加大对西部、南部山地丘陵等生态管护区的保护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以数字经济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象:2018年浙江省提出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这为宁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是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的规模速度与城市地位不相称,还面临一些问题,包括核心产业发展偏弱、“两化”融合发展不均衡、创新体系不健全等。
对策:建议发挥宁波工业、外贸、港口优势,以提升制造业、生产服务业等实体经济为重点,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紧盯规模目标,突出发展制造型数字经济、服务型数字经济、未来型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快速发展。二是聚焦转型提升,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在智能工厂建设上有新亮点、在夯实智能制造基础上有新进展、在“两化”融合提升上有新突破。三是着力创新引领,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加快建设重大科创平台,建立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实施“凤凰行动”,鼓励政府、社会资金投向优质项目。
人大代表个人建议目录
邱海燕
关于加强我市早期教育机构管理的建议
张水清
关于高质量推进城中村建设的建议
关于缓解高速大朱家出口宋诏桥地块交通拥堵、提升功能形象的建议
关于规范城市犬类管理的建议
王良娟
关于取消三级医院普通门诊,促进分级诊疗的建议
政协委员个人提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