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红英
1996年端午节前几天,我同父亲及舅舅从湖南省张家界市下面的一个小县城慈利县出发,前往宁波参加工作面试。彼时我舅舅家的表哥正在康宁医院工作,非常凑巧的是,当年康宁医院急需要人,我也有意到外面来闯荡一番,于是从未出过远门的三个人就这样出发了。
当年慈利县没有直达杭州的火车,更遑论宁波市了,我们决定到省城长沙去转车。从慈利到长沙当时坐大巴需要5个小时,等我们舟车劳顿赶到长沙火车站,才得知每天一班发放上海、途径杭州的火车已经错过了,需要在长沙住一个晚上。我们提前买好车票,于第二天的11点多坐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长沙至杭州需要28个小时,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买到了座位票,时间虽长,还能忍受。等参加完面试,准备返程时,因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人很多,我们在杭州没有买到座位票。小小的车厢中挤满了人,在拥挤中,我和父亲及舅舅没能找到一个舒服站着的地方,甚至被人流挤开了,想要再挤到一起都不行,两边都是人,动弹不得。最难受的是舅舅,他带了好大一个包,里面是表哥买给他的东西。每当有卖东西的推车过来,舅舅只能将包顶起放到头顶,让推车过去。在这样拥挤的车厢中,我们都不敢喝一口水,更不用说吃东西了。整整一夜,从傍晚5点上车,到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车厢才稍微空一点,而舅舅一夜不知道多少次将包举过头顶,对于当时已近60岁的他,着实辛苦。回到家里,舅舅一再地说,再也不去宁波了。
时间一晃,到了1999年年末,我在宁波已工作了3年,期间在非节日的时候回了一次老家。那年父亲要求我回家过年,顺便带男友回家看看。我提前托熟人在杭州买好了车票,回去的路上还算顺利。正月初五准备返程,考虑到长沙不好买票,决定到株洲转火车,而且株洲当时有直达宁波的火车。没想到,在春节,那个时候也是不好买票的,我们没买到座位票。总算在上车后,占了一个车厢交接的位置,把包当座位,两个人就那样挤在一起整整30个小时。当年的绿皮火车车厢连接处是非常不稳的,一直在晃荡,而且非常冷,缝隙处不断有风钻进来,回到宁波,我们已经冻僵了,耳朵也嗡嗡响。
基于这样的坐车经历,我其后有好几年没有提过要我老公一起回老家,我都是一个人选非节日回去。直到2009年春节,我弟弟要回老家结婚,我们也于07年买了车,于是在08年的年末,我们和表哥一家一起开了两部车回家过年。宁波至老家有近1400公里,我和表嫂虽能开车,但没有开高速的经验,于是一路上都是他们两个男人开,当时开车回家的还不多,路上的车子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多。虽然思乡心切,我们还是决定稳扎稳打,在江西的新余市休息一个晚上,在第二天的中午前到家了。可能从没开过这么长时间的车,两个驾驶员到家后都发起低烧。这样的情况让父亲和舅舅都非常担心,一再反对我们下次再开车回家。
坐火车回家不行,开车也不行,坐飞机还需要转车,也不方便,那怎么办呢?我后来灵机一动,让父母他们来宁波过年不就行了吗?为什么非得我们回去呢?再说我弟弟也在宁波成家了。他们年前过来火车或机票都是好买的,年后住到3月份再回去,也是淡季了。就这样,从10年的春节开始,我父母每年的农历11月底就开始准备到宁波来,过完春节,天气转暖,农历的2月初再回老家。老人年纪大,还是喜欢火车,这时候慈利县已经有了到杭州的火车。火车经过提速,从慈利到杭州缩短至20个小时。给他们买了卧铺,傍晚5点从慈利上车,睡上一觉,第二天的下午就能到杭州。第一次到杭州接父母时,吓了我一跳,父亲挑了一个担子,一头是满满的一筐鸡蛋,一头是我最爱吃的家乡脐橙,这时我才明白,父母选择坐火车的最主要原因是好带东西。父亲当年快满60岁,挑着将近150斤重的东西,是怎样上下火车的,这其中的艰辛我不敢细想,我只想着我们自己不要经历舟车劳顿,却让年迈的父母这样辛苦。父亲却呵呵一笑,说现在这样多好,我们过来,也能跟你们多相处一段时间,还能带点东西,真的很开心。父母一心想着我们,是真的不觉得辛苦,在父亲心里,能有卧铺睡觉,这样的条件已经很好了。
又8年时间过去了,这期间我也经历过家乡亲人故去,我们回家奔丧。我们有时选择从宁波坐飞机到长沙,有是坐6个多小时的高铁到长沙,然后再坐3个小时的大巴到家,不管是哪种方式,我们都能在一天之内赶到家里。再也不像以往,路上要花费2天时间,而且也舒适很多。随着父母年岁渐长,我们也不能再让他们这样来回奔波,还得我们自己每年回家。
从1996年到2018年,那一条回乡的路,已经是翻天覆地,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到飞机、到自驾,让分隔两地的亲人,中间不再是难以跨越的千里之遥。舅舅后来也食言了,跟着我的父母一趟趟来往宁波,只为这里有个他牵挂的儿子。
然而随着父母的老去,我还能走多少次那条回乡的路呢?
(作者系康宁医院支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