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工党>>
2018年第4期
2018年第3期
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1期
2017年第4期
2017年第3期
2017年第2期
2017年第1期
2016年第4期
2016年第3期
2016年第2期
2016年第1期
2015年第4期
2015年第3期
2015年第2期
2015年第1期
2014年第4期
2014年第3期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1期
2013年第4期
2013年第3期
2013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2010年第4期
2010年第3期
2010年第2期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4期
抗震救灾专辑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4期
2007年第3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2006年第4期
2006年第3期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网站搜索
  2013年第1期

 
扑蛇岛:捕蛇岛?[2013年第1期(总第146期)] 
 
2013-03-27
 

 

     一个黑咕隆咚的地方,也许是一个无人荒岛上,背后有“悉嗦”的声音响起,你知道一条大蛇正迅疾追来,似乎在劫难逃,便慌不择路地不停往前跑、往前跑……终于被藤蔓绊倒,一时万念俱灰,便眼前一黑,醒了过来。

    蛮荒时代,百兽出没,蛇虫横行,人类只有具备眨眼间发现并迅速远离毒蛇的能力,才能生存下来。这种对蛇的恐惧心理深植于人类的大脑,并通过基因遗传至今,在梦境中以荒诞而危险的情景释放出来。《科学美国人》杂志曾评出人类最害怕的十大事物,排名第一的便是——蛇。照道理,如此可怕的生物,人们应该避之唯恐不及,为何中国人会将其列为十二生肖之一呢?有动物崇拜说,因恐惧、害怕而崇拜蛇。也有为了表示时辰说,上午九至十一时,蛇开始活跃起来,便把这一时辰定为巳时,进而将蛇列为用于纪年的十二生肖之一。

    众说纷纭,难有定论。这次,我们选择前往扑蛇岛——北仑梅山岛的一个卫星小岛。光听名字,便觉得有许多吸引我们的地方:岛上是否各种蛇特别多?扑蛇岛,是否捕蛇岛的意思?当地渔民都是捕蛇的高手吗?一个冬阳暖和的上午,我们带着好奇,怀着几许兴奋之情,踏上了行程。

 

    梅山岛风情

    路线应该是很简单的,在电子地图、各种导航仪如此发达的今天,想去某个地方,实在不应有找不到的可能。不过,为了给大家做参考,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行进的路线,就是——从市区出发,沿鄞县大道一路往东及东南方行进,到底左拐,进入沿海中路,往东北方行进,总共行驶约1小时20分,当路的右侧出现“梅山大桥”这几个大字及大桥恢宏的雄姿时,梅山岛便在桥的另一头了。

    “一桥架跃希望路,欢呼宝岛展宏图。”随着3年前梅山大桥的开通,陆岛相连,26平方公里的梅山岛从此也成了大陆的一部分,而作为卫星岛的扑蛇岛,就在梅山岛东北,距离梅东村盘峙码头大约500米的海面上。这一天,尽管气温不高,但因为阳光很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让我们的心情也颇为舒展,尤其是当车子来到梅山岛上,知道目的地就在不远处时,把车速降下来,慢慢享受这新鲜的海岛风情成为我们心底的共识。

    这是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车过大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给人一种震撼的现代化高楼,在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晨雾中,显得特别高大雄壮。而过了几个红绿灯,前方还没有完全开通的大马路,则告诉我们它的开发还在进行之中。沿辅道前行,右前方,远远可见一排桔红色的吊机,集装箱在下面穿梭。可惜扑蛇岛与梅山港不在同一方向,否则还能一睹巨轮泊岸的风采。

    折往东北方向,过几个弯,进入海岛腹地,风情就完全不同了,是一种村镇农田结合的感觉。当我们看到河埠头洗衣淘米的妇女,看到井然有序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看到乡间集市里闹猛的景象,看到不时闪现的公交车站牌,我们几乎忘了是在岛上行进,直到约15分钟后,无限苍茫辽阔的大海映入眼帘、浑黄的海水在渔船码头轻吟慢唱……

 

    扑蛇岛传说

    盘峙码头停靠着两三艘小渔船,简陋之余,弥漫着一种渔乡原始纯朴的味道。站在岸上,一眼望去,是两座卫星岛,相距都不过四五百米的样子,右侧那座叫青龙岛,另一座即是扑蛇岛,那岛的形状,即像一条盘伏的蛇。

   “为什么叫扑蛇岛这个名字,这其中有什么由来吗?”我们问拿着一只脸盆在渔船的机舱里向外舀水的沈先生。之前,我们跟他谈好了请他帮忙送我们去一下扑蛇岛。不过,自从他跳到船上,便埋头做起出航的准备,不再搭理我们。幸好,这时岸边走来一名鲍姓老渔民,肤色黝黑、饱经风霜的他,似乎更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在出海捕鱼前,鲍师傅悠悠然点起一支烟,跟我们唠嗑,讲起他所了解的扑蛇岛。

    综合鲍师傅的讲述及我们所能找到的资料,千百年前的扑蛇岛,在岛上遍布的杂木林里,确实曾经活动各种蛇类,数量非常之多,不时有上岛的渔民为蛇所伤。因此,扑灭岛上的毒蛇,便成为附近村民一个共同的愿望。关于扑蛇岛的一个传说故事,很明显就跟这个愿望有密切的关系——

    相传,岛上有一条千年蛇精,它的梦想是修炼成神。但由于平时伤人太多,造孽太深,虽然在此修炼了二千九百九十多年,却始终不能升级为神。于是,它索性破罐子破摔,变本加厉地兴风作浪,为祸一方。发作之时,嘴一张毒焰滚滚,天昏地暗;尾一摆浊浪滔天,水漫村镇,使附近渔民遭受灭顶之灾。终于,反应迟钝的天庭也得知了蛇精的恶行,盛怒之下派雷神前来,授意其就地正法。剪除妖孽的那天中午,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海平面却出奇的平静。突然,一道闪电自云端击向小岛,正中猝不及防的蛇精头部,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巨大的蛇头四分五裂,血肉横飞……

   蛇精得到上天的惩罚,一命呜呼了,得知这一消息的村民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从此可以安心渔业,再也不怕登临这座美丽的小岛。

 

    登临扑蛇岛

    当鲍师傅吆喝他的伙计一起跳上渔船,与我们告辞,沈先生已经把他的机舱的水舀干,扭动屁股用手摇的方式发动了引擎。

    “跳上来好了,不过慢一点,注意安全。”沈先生说。不一会,这一叶小舟已载着我们在海面上行进,柴油发动机“突突突”的响声淹没了劈波斩浪的声音。沈先生一手掌舵,一手用一根布绳牵引着油门,一脸平静,我们却兴奋得东看西看,再把一切拍进相机里。

   扑蛇岛越来越近。也许是被发动机的响声搅动,一群海鸥从岛的北端盘旋而起,然后四散,有几只在海面低翔的样子优美极了。而作为海鸥背景的远山上,一组乳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缓慢转动着……仿佛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最完美的画面。

    5分钟后,我们已经登上扑蛇岛。因为来的路上,我们曾幻想捉一条大蛇烤着吃,离船前,我们便问了沈先生一个有点傻冒的问题:“现在这岛上蛇还多吗,会不会咬人?”沈先生只用了五个字回答:“现在是冬天。”

    很显然,这是一个无人小岛,小到不必一个小时便可以绕行一圈。而像圆明园废墟一样矗立的半壁残垣以及一间破陋草舍,还有杂草丛中遗留的可乐罐、酒瓶、油壶以及鱼骨,说明曾经有人在此居住,或者经常有人来此活动。而随处可见的羊屎,则证实了沈先生的介绍:前几年,这里曾经养羊。

    总的来说,小岛东面的风景胜过西面,海景更加气势磅礴,远远有巨轮身影,而低缓的海滩也更适宜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只不过,翻越前后如马鞍状的山脊时,有荆棘杂树枝丫要注意。小岛东面近山顶处,矗立着一座4米见方、高6米的白色灯塔,上面有文字记载,乃1924年所建。以灯塔、大海为背景,拍一组背包攀爬的照片,应该很有一种野外求生、探秘寻珍的感觉。因地理位置特殊,这一带还是海市蜃楼经常出现的区域。

    据资料记载,几十年前这里周围的沙滩和泥涂上,还有很多蚶、蛤、螺、蟹等爬行的,还有跳鱼、弹鲈等,抓点海产品非常方便。回来的路上,我们便问沈先生:“小时候经常来这里吗?”沈先生说:“经常来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哇,我们不禁羡慕嫉妒起来。对我们来说,孩提时代若有这样一座小岛相伴,简直如同拥有一个私家天堂!

(张明)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