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工党>>
2018年第4期
2018年第3期
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1期
2017年第4期
2017年第3期
2017年第2期
2017年第1期
2016年第4期
2016年第3期
2016年第2期
2016年第1期
2015年第4期
2015年第3期
2015年第2期
2015年第1期
2014年第4期
2014年第3期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1期
2013年第4期
2013年第3期
2013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2010年第4期
2010年第3期
2010年第2期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4期
抗震救灾专辑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4期
2007年第3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2006年第4期
2006年第3期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网站搜索
  2011年第4期

 
丝绸之路风情行(2011年第四期,总第141期) 
 
2012-03-23
 

 

郭春燕(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支部主委)

 

兰州印象

    天气晴好,我的心情也如这天气。等待了一个月的丝绸之路风情行,今天终于出发了。

    飞机在长沙作短暂停留后,继续飞往我们的第一站——兰州。下午5点半准时到达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从兰州中川机场到市区有一个小时路程。这一个小时让我们对兰州有了第一印象:自然的原因使这里非常干旱,山川地貌与湿润娇柔的江南截然不同,山因缺水不能生长植物,暴露在眼前的是一道道光秃秃的砂石沟壑,土壤似乎已不是土壤,在干旱中成了散沙,一阵阵风吹过,风沙四起,遮天蔽日,坐在空调车里的我们仿佛也闻到了空气中灰尘的味道。如果仅仅是自然的原因使这里的空气如此混浊也就罢了,偏偏还有更多的人为污染——在城市西侧林立的烟囱,让一旁奔流着的黄河也显出了无奈和疲惫。

    导游说,为了改善兰州环境,政府一直在努力,一方面开展植树造林,为保证成活一棵树,一年投入4000元也在所不惜;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改造企业,以减少工业污染。但从努力的结果看来,似乎前者倒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城市附近的一些山头竟也露出了一点绿色,而那些就在城市一边的工厂企业,碍于经济发展的缘故,专家们也都摇头叹气。看着灰蒙蒙的天,呼吸着夹杂粉尘味的空气,不由得想: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的造化,这里的地理环境不需要人们在绿化上做许多无谓付出,这里永远成不了江南水乡,这里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减少人为的污染,这就够了。

    没有绿茵的遮掩,或许起风的时候会有风沙袭来,但在风平之时,人们便可有蓝天白云。 整个兰州城依着黄河两岸,呈东西走向,在南北山间一字排开而去,因此东西方向看不到边,但站在南北的任何一个制高点,均可以一眼望到对面的底线。

    这里的景点也没有特别的,但都带上了很强的人文或历史烙印。中山桥——兰州城第一座架在黄河上的桥,全部钢结构,由外国人建造,有点类似宁波的灵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当年对兰州的眷顾(当年孙先生曾想以兰州为国家的中心)而得名;大水车--本地原始的灌溉工具;羊皮筏子——每个筏子由吹足气的十二个羊皮连接而成,上面再铺一木架就可以载人了,它是黄河渡口最早的交通工具,看着湍急的黄河开始还有点担心这单薄的筏子会不会有危险,但坐上不久就发现它稳稳当当、不疾不徐,顺着黄河而下,看着两岸风光,不由想起那句千古绝唱“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黄河母亲塑像——一组与黄河相映衬的褐色花岗岩雕塑,年轻美丽的母亲幸福安静地坐着,身边俯卧着健康可爱的孩子;等等。

    到了兰州,总想尝尝这里的兰州拉面。导游警告我们,去清真饭店,一定要看清饭店是否有禁止吸烟喝酒的告示,以免惹麻烦。告示没看见,但面条也没觉得怎样。这里的居民以汉、回为主,两者的区别还是蛮明显的,回族人一般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尤其是女性,据说只有自己的爱人才能看到自己的身体。其实这不过形式而已,任何一个民族的女性都一样,只有自己的真正爱人才能看见自己,当然,在这里说的不是身体,而是那颗心。

 

嘉峪关和敦煌

    一夜火车把我们带到了嘉峪关。

     这是个小城市,20万人口,但却是甘肃重要的工业城市,汽车牌照为甘B。城市虽小却很整洁很清静,马路因人稀车少显得很宽敞。因以钢铁、石油等工业为主,尽管有大名鼎鼎的嘉峪关在一旁,本地对旅游业也甚为了了,不放心上,所以旅游接待也就差强人意。

     但好在嘉峪关为本地挣回了一些面子。“天下第一雄关”,果然名不虚传。看着它雄伟的身姿,思绪不由得飞到她的另一端——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那又是何等气势?再许一愿吧,终归得一见其风采。

    午饭后,坐大巴前往敦煌,一路5个小时,满眼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满眼不着一丝绿色的绵绵祁连山,真难以相信,土地可以安静到这种程度: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住阳光大酒店,在酒店翘首望去,便可以看到城外沙漠的一抹黄色,风中飘来一丝淡淡的骆驼粪便的味道,似乎也听到了轻轻的驼铃……

    很早以前就对敦煌的莫高窟有着莫名的向往,那些曼妙的飞天、那反弹琵琶的翩翩舞女、那丝绸路上的寂寞驼铃就是诱惑的源头。去年在象山檀头山海滩读余秋雨先生的“沙原隐泉”一文,更在心中许下愿望:此生必要前去!未料及这么快,心中之愿便可达成。

    先去鸣沙山、月牙泉,再去莫高窟。

本   想按余先生走过的路线,爬上鸣沙山,再下到月牙泉边。但在导游的安排下,没有一人是徒步进去的,不是骑骆驼就是乘摩托车。那只能选择骆驼了,好歹骑着骆驼,听着悠扬的驼铃也是一大爽心之事,可惜的是不能独自一人骑着自由行走,必须四五匹骆驼前后相连由当地向导牵着走。

   虽不能完全遂愿,但那漫天的黄沙、沙山柔美的线条,还有沙山脚下那一汪娇弱的月牙还是让我感叹不已:自然的造化就是如此神奇,世间的俗子不过沙漠之中一颗沙粒罢了,何苦费那么的心劲与所谓的命运争斗?

   下午到莫高窟。在门口等待之时,望着一侧山体上密密麻麻的洞穴,再回头看看孤零零的道士塔,心里想那王道士如果地下有知,他会不会后悔当初的行为?我想他会后悔,但他也无奈。其实每一个人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有他当时的理由和情形,事情的结局却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

   为了保护,原本每天开放十个洞穴,但今天的游人很多,所以多开了五个。但每个洞穴的门口依旧排着队,每个洞穴里面依旧挤满了看客。细细品悟是不可能的,只能在身不由己的人流中瞥一眼向往已久的雕塑壁画,于是所有洞穴中的景色都成为馄饨的一团,不知其年代历史和故事渊源。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不由地想:祖先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贝,我们又能给子孙们留下点什么,千年之后能让他们骄傲地凭吊?

   吃了晚饭已是6点,但太阳还高高的挂着。我们的火车是晚上十二点,敦煌火车站因去年的7.5事件停开了去新疆的线路,所以必须到2小时路程之外的刘园小镇乘车。司机说那条路除了工程车就是旅游车,没人修没人管,很颠簸,要我们早点出发。我们应了,但没往心里去,但走到路上才真的感受到这一路的颠簸真不是盖的,一刻不停的颠簸仿佛要把我全身的骨架拆散。

    颠簸中,再回头望暮色中的敦煌和遥远的嘉峪关,在历史行程中它们也经历了太多的剧烈颠簸,一个如弱妇,一个如勇士。

 

新疆散记

    早上8点左右到达吐鲁番,早上有点凉,但到中午就热了,是这次旅游中感到最热的一天。

    今天有五个景点要跑:火焰山——葡萄沟(维吾尔农家)——交河故城——维吾尔博物馆——坎儿井。火焰山只给我留下一个简单的印象:真的很热,当时温度46度,不能进山,只能远远地看一眼似火的红褐色山体,其他就没什么了;葡萄沟,很有诗意的名字,葡萄很多也很甜,但已被金钱异化;故城很有气势,是个凭吊的好地方,但导游带着走马观花,匆匆走过;博物馆不够丰富,显得太小家子气;坎儿井,一个伟大的饮水民生工程,与李冰的都江堰工程可以媲美,让人叹服。

    让人神往的吐鲁番,也就这样了。

    下午乘车2小时,赶往乌市,途中路经达坂城,据说这里一年只刮一场风,从年头刮到年尾。风真的很大,所以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就在这里,公路两旁看去,一架架白色的风车一眼望不到边。据说每一架风车造价200万,目前还在亏本运行,但这是绿色资源,肯定会发展下去。

    有一首歌叫“达坂城的姑娘”,唱的是这里的姑娘很漂亮。但导游介绍说,看到漂亮姑娘纷纷被别族迎娶,当地人急了,于是制定族规禁止女子外嫁,没想到造成了大量近亲结婚,所以这里的姑娘已经不漂亮了。人们总是觉得权利可以达成任何目的,恕不料,违反科学规律的权利所为往往会让我们自吞苦果。

    进入乌市,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市人流,看不出任何异样,但7.5事件的阴影还是存在,尽管它充满神秘诱惑,尽管天色很亮,大家进了宾馆后就不再出去,打了一宿牌。

    第二天去天山天池。天池风景不能用美与不美来描述,它为这里的生物提供生命的源泉,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但又是安静恬美,这里更适合独自享受。

    新疆一直是我心中的神秘净土,广袤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美丽的毡房、纯净的天空、善良的民族、神秘的风俗……本次旅程未能全部体会,留下些许遗憾。但这些遗憾,却让我对新疆又充满了新的向往:若干年后,还得再来。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