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工党>>
2018年第4期
2018年第3期
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1期
2017年第4期
2017年第3期
2017年第2期
2017年第1期
2016年第4期
2016年第3期
2016年第2期
2016年第1期
2015年第4期
2015年第3期
2015年第2期
2015年第1期
2014年第4期
2014年第3期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1期
2013年第4期
2013年第3期
2013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2010年第4期
2010年第3期
2010年第2期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4期
抗震救灾专辑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4期
2007年第3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2006年第4期
2006年第3期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网站搜索
  2011年第2期

 
又见名媛唐闻生 
 
2011-07-21
 

 

市政协副主席、我会主委常敏毅

    由浙江省侨联和宁波市侨联联合举办的“浙江侨界名媛宁波行暨创业创新论坛”在宁波南苑饭店举行,来自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位浙江侨界名媛和宁波市部分女企业家参加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原副主席(现为顾问)的唐闻生女士莅临指导。我作为宁波市政协分管领导到会陪同,和这些“名媛”们一一握手,表示欢迎和感谢。
    这天来的这些名媛,除了气质相貌之外,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她们刚到宁波,就为玉树地震灾区的人民捐了7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媛为何意?媛,美女也(《说文》);美女为媛(《尔雅》)。名媛,即为“有名的美女”,也可以指“名门闺秀”。如果从这个词的意义上来讲,唐闻生女士是真正的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她的风度和言谈举止都远远胜过了其他名媛。
    我和这位名家闺秀的唐闻生女士已经是第二次握手了。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2007年7月7日,那一天是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十届第十八次会议闭幕的日子,在政协礼堂的走廊里,作为常委的唐闻生穿着红色的中式唐装,迎面过来。
    陪同我的全国政协社法委的同志,马上和她打招呼,并且把我向她做了介绍。她很爽快地说:“我叫唐闻生。宁波是个好地方,没去过。”我说:“你是我们年轻时代的耳熟能详的人物,见到你非常高兴,希望有机会到宁波走走。”她连说:“谢谢!谢谢!”
    没有想到,将近3年后的今天,她真的来到了东海之滨的计划单列市宁波,而且浩浩荡荡带着近百名“名媛”来参加“浙江侨界名媛宁波行暨创业创新论坛”。这次她身着黑色的上衣,头发更加银白,风度依然不减当年。
    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毛主席接见外宾时,留着短发的她和王海容总是出现在毛主席身边,或作翻译,或作记录,文雅庄重,落落大方,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年代里,我们通过《人民日报》头版的大照片或是观看电影记录片而熟悉了她。她和王海容曾经让我们倍感倾慕,甚至她们的衣着打扮也成为当时年轻姑娘们追随的时尚。
尤其是我国进入联合国之后,中国政府派出的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就是唐闻生的父亲,就更是引起了我们的兴奋。因为唐明照一直在美国经商,在美国也很有影响,美国一看傻了眼,这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原来是长期潜伏在美国的共产党人。当时,我们还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但是在北大荒的深山老林中,这个故事到处都在传说。
    在那天的欢迎宴会上,由于我就坐在她边上,所以抽空问了这件事。唐闻生说:“这可能有些是误传。我父亲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随父母移居美国旧金山,在那里念完了小学和初中。后来父母又将父亲送回祖国,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政治系。1931年在清华加入了共产党,不久就到美国的加州大学历史系,研读西方近代史。在此期间还先后担任了美国共产党加州大学的支部书记、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等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受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了避免麦克锡主义的迫害,唐明照携带妻子和女儿秘密回到祖国,进入外交部工作。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经周恩来总理提名,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他从来没有经商过,美国政府也早已知道他是共产党。”
   之后,我又问了问当年外交部副部长王海容的近况(王海容是毛主席姨表侄孙女,据说现在仍然是单身,一直未嫁),她说:“身体还好,平时还买菜做饭。不过和我一样,也是满头白发了。她是1938年的,我是1943年的,比我大5岁。我们关系一直很好。”
文化大革命期间,王海容与章含之、唐闻生、齐宗华和罗旭,以她们的年轻、美丽而惊艳外交界,被誉为中国外交部的“五朵金花”。章含之后来成了乔冠华的夫人,齐宗华和罗旭是外交部首席法语译员,都是名噪一时的人物。
   我第一次知道王海容,还是在文革初期,我们串联到北京,在北京大学看到一张大字报,是毛主席和王海容的谈话,我们竞相传抄,成了向“旧教育制度开火”的尚方宝剑。
在这篇著名的谈话中,毛主席说:“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打瞌睡。”“老师讲得不好,为什么就一定要听呢?”“在学习上不要搞五分,也不要什么二分、搞三分、四分好!”毛主席让王海容读读曹雪芹的《红楼梦》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要做翻译,搞外文,不读圣经、佛经,不读小说,那怎么行呢?”毛主席希望王海容要记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朽诗句。他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自己的表孙女:“我们的干部子弟很令人担心,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是架子很大,有很大的优越感。要教育他们不要靠父母,不要靠先烈,而要完全靠自己。”
    唐闻生由英文翻译,升到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期间她和王海容还因为有人要迫害周恩来总理而上书给毛主席。她们在信中说:“最近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攻击周总理的风气,同时也反映到外交部革命造反联络站及所属各战斗队内部,争论颇为激烈。”“我们认为对总理的错误和缺点可用小字报或书信的形式向中央文革或直接向总理本人提出,或直接上呈您和林副统帅。对总理的指示有不同理解或在某些问题上与总理持有不同意见,可以采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法在群众中展开正常的充分的辩论。但不能借此炮打总理、攻击总理,把总理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或其后台。”并说:“我们绝不能同意‘炮打总理是当前运动的大方向’这个提法,这种提法是错误的。”随后,毛主席在1967年5月29日在她们俩的信上批示道:“林彪、恩来同志,文革各同志:此件请阅。极左派的观点是错误的,请文革同志向他们做说服工作。”
    这在当时,没有政治胆量和魄力是不能,也不敢写出这样的书信来的。所以,我们那一代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十分钦佩她们,甚至崇拜她们。
   唐闻生曾经是全国侨联副主席,也是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而我分管宁波市政协的港澳台侨及外事工作,所以她再三向我询问宁波归国华侨的事,我据实以告宁波帮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捐资高达10亿元人民币时,她连说:“宁波帮了不起!了不起!”
   她似乎是第一次知道已经有7000年文明的河姆渡文化,不无幽默地说:“这么说,中国的猴子变人,不仅仅只是黄河流域的猴子了,还有你们这里的河姆渡猴子了。”我笑着说:“没错,华夏文化过去一直认为发源于黄河流域,现在证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唐闻生很随和,席间很多人来和她拍照,她都答应。我说:“你抓紧时间,吃口饭吧!”她笑着说:“没办法,都来和我照相,只好自己饿肚子了。”宁波市政协委员赵小蝶女士,也是这个名媛团的,她给我和唐闻生照了一张,结果模糊了,没照好。唐闻生马上说:“重新来,重新来,拍几张都可以,要让我们常主席满意为止。”大家都笑了起来。
    我突然想到当年毛主席会见美国友人埃德.斯诺时的一件流传了很久的故事:1970年12月18日,毛主席请斯诺吃早饭,然后一直谈话到中午。是王海容和唐闻生现场记录和翻译。后来斯诺在意大利的刊物上发表了他和毛泽东的谈话,引起了美国和全世界的巨大反响。但是时任外交部长的黄华看到报道后,找到唐闻生,问斯诺文章中写的:毛泽东主席说“我是一个孤独的和尚,在雨中打着伞走来走去”这句话是怎么回事?原来是斯诺误解了,也是唐闻生未能翻译完满之故。原来是毛主席鉴于联合国不让中国进入,那么中国也可以不受联合国的约束,就打了个比喻说“我是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我问道:“此事可真?”唐闻生只是颔首微笑,没有正面回答我的这个问题。据说,唐闻生和王海容一样,都没有嫁人。我很想也问一问她这个问题,但终于未能张口,或者说未敢张口。
    唐闻生曾经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她沉寂了8年之久,于1984年与王海容同时复出,任中国唯一的一家英文大报《中国日报》副总编辑,还曾任铁道部外事局局长,1999年开始任全国侨联会副主席。现在尽管还在侨联,但已经由于年龄关系退居二线,当了顾问,但依然很忙。
   分手的时候,她告诉我她现在还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副主席,并把她在这个单位的名片给我,说以后联系用这个名片上的电子邮箱,容量大,速度快,很方便。这是@sclf.org.cn的邮箱,是宋庆龄基金会(China Soong Ching Ling Foundation)的专用后缀。
  记得1971年夏,尼克松总统的特使、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亨利·基辛格博士假道巴基斯坦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见到唐闻生时,便不无调侃地说唐闻生“可以竞选美国总统”,  因为他知道唐闻生出生在美国纽约。此事基辛格在他的长篇回忆录《白宫岁月》中写道:“……唐闻生——那个难对付的南希唐。她出生于布鲁克村,因而讲一口十分漂亮的美国英语。我常跟她开玩笑说,因为她是在美国出生的,她不会像我一样受到宪法的限制不能当总统。”
    现在,这位可以竞选美国总统的唐闻生就坐在我们中间,谈笑风生,字字珠玑,风雅谦和,风采照人……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