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工党>>
2018年第4期
2018年第3期
2018年第2期
2018年第1期
2017年第4期
2017年第3期
2017年第2期
2017年第1期
2016年第4期
2016年第3期
2016年第2期
2016年第1期
2015年第4期
2015年第3期
2015年第2期
2015年第1期
2014年第4期
2014年第3期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1期
2013年第4期
2013年第3期
2013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3期
2012年第2期
2012年第1期
2011年第4期
2011年第3期
2011年第2期
2011年第1期
2010年第4期
2010年第3期
2010年第2期
2010年第1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4期
抗震救灾专辑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7年第4期
2007年第3期
2007年第2期
2007年第1期
2006年第4期
2006年第3期
2006年第2期
2006年第1期
2005年第4期
2005年第3期
2005年第2期
2005年第1期
2004年第4期
2004年第3期
  网站搜索
  2009年第1期

 
劳而不伐 功而不夸 
 
2009-03-18
 

 

 ——记鄞州支部党员余佩霞高级教师

   ●俞浩奇

    余佩霞老师,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姜山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

    十八年的教学生涯,余老师在历史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教研组长岗位、高三年段工作上都卓有成效。曾连续四年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1998年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1999年和2000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2001年获“王宽诚育才奖”,2004年获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和区十佳班主任荣誉,2005年获市名教师荣誉,2007年获省优秀教师荣誉……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余老师深知要做一名令人信服的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余老师积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超越自己,钻研教材教法,研读教育理论,创新教学模式,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她自己的教学风格,她的历史“知识结构导学”模式的探究真正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长期担任高中特别是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历届高考历史学科成绩突出。在获区、市教坛新秀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市骨干教师和市名教师荣誉。作为区历史教研大组组长和“市特级教师带徒活动”的指导教师,余老师在指导和培养新教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余老师已连续担任了十五年班主任,带出了八届毕业班。在班主任工作中,余老师坚信“身教胜于言教”,率先垂范;尊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条,用爱心营造“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氛围,把“理解和尊重学生”看作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人格之于人,恰如香之于花”。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征服学生的心。余老师时刻把学生的冷暖凉热、喜怒哀乐装在心里,用强烈的亲情去打动他们的心灵,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去赢得他们的信任。某一届毕业班有一位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同学,因肩负着父母过高的期望而变得非常焦虑、抑郁,失意的时候竟半夜徒步跑回离校30多里远的家,他父母惊呆了……。余老师一次次家访,和他父母一起找原因、求对策,不时地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并时时关注着他的言行。当他身体不适时,帮他求医问药;当他心烦意乱的时候,做他倾诉的朋友。一次,两次,三次……,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呵护他健康成长。当他如愿以偿考入大学,特别是当再一次见到他,面对侃侃而谈、健康开朗的小伙子时,无比的快乐涌上余老师的心头,是爱心如此神奇地改变了他。余老师曾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在高三,老师是学生艰难岁月的共处者,是学生心灵的呵护者,更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让学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得到人性化的关爱与尊重,让学生怀揣着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走进生命中的阳光地带,走向他们日臻完满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的真谛,这就是教师的责任。”

    早已事业有成的一位学生在校友回忆录中特别提到了余老师:“余佩霞老师从我读高二就一直担任我的班主任。那时的我是一个看上去规规矩矩其实问题颇多的学生,很多时候我就像一个刺猬和周围格格不入。我始终记得我在高中生涯中的最后一次逃课,那天上午第三节的化学课因故改成自习,我于是托病回到寝室睡觉。恍惚间有人敲寝室的门,是余老师。我正担心如何面对质问的时候,老师竟然丝毫没有怀疑我的真假,在确定我不需要上医院后。便嘱咐我好好休息,然后关门离开。中午我正犹豫要不要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和我一起吃饭的伙伴却给我送来午饭。我才明白原来老师回到教室后嘱咐我的伙伴中午到她家吃饭,并给我带来了午饭,还要他好好照顾我。谎话真正让我愧疚了,面对真诚我感到了自己的卑劣,这以后我再也没有逃过课。但是我依然问题不断,而余老师始终都是以一种宽厚和信任与我面对。后来我曾经当面问过她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我从来觉得你和一般同学不同,你不是顽劣,你是个性独特,但是你有慧根。我知道这里面多少掺杂了老师对自己学生的喜爱和褒奖,但是她那一颗用爱和学生相对的心是真实的。现在,我们国家到处都在说素质教育,每每看到这个题材的报道和新闻我都会说,其实素质教育的根本是老师的素质,核心是爱,有了爱才能包容,才能循循诱导,余老师就是这样有爱的人。”

    1999至2004年余老师担任政史地组的教研组长。在教研组建设上,她坚持“把眼光放远点,把工作做实点”的原则,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把打造一支专业化、高品位、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作为政史地组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她提出“敢于争先”的口号,努力在校内、区内争创优势学科。要求组内教师敢于争先,课堂教学要有特色,努力成为全区、全市的名教师。她平时加强对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狠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学科的教学规律研究和课题研究。这期间,政史地组两次被评为区先进教研组,有一位教师成为市骨干教师,两名教师成为区骨干教师,并形成了一支“善于教学,精于特长”的教师队伍。

    余老师协助校长分管06届高三年级段工作,为了较好地完成06高考目标,她们在借鉴上一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对年段工作思路和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更重视理性地抓教育教学,注重人性化管理。她精心设计06工作思路,把“教学过程精细化,考试环节程式化,年段管理精优化,环节管理全程化,谈话交流制度化,家访工作正常化”作为这届高三工作基本要领。她坚持把统一规范的集体备课与个性张扬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关注“临界学生”,实行临界生与任课教师捆绑式的教育教学形式。营造一个团结协作和谐融洽的年段氛围是搞好年段工作的前提。年段长、班主任、备课组长等高三骨干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努力协调各种关系,造就了一支有实力的、有竞争力的团队。高考目标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尊严和社会影响,为此在年段管理的过程中,她和她的同仁们积极思考,善于出招,不断革新年段管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效。这届高三高考成绩创历史之最。08学年开始余老师独挡一面全面负责高三年段工作,期待在新的岗位上取得新的突破。

    余老师曾是镇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现为农工党员和区政协委员,她在参政议政等社会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鄞州区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我区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的发言受到委员们的一致好评,幼儿教育问题在各方努力下得到了区委区府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落实。她的提案《关于要求加大幼儿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的建议》被列为区政协2007年度重点提案。

   德高望重的教研员李星驰老师在他的《教学教研工作37年述往》中这样评价余老师:“余佩霞老师言于律己,顾全大局,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忍常人所不能忍,默默地承担着学校教学工作的重担,劳而不伐,功而不夸,在文弱的外表下包藏着坚强的意志和信念。”

   作为一名农工党员,她的成长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此次被市委会授予岗位建功立业二等功,她感到非常荣幸,并表示一定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本职岗位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
    本信息已访问: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